现代社会中大龄青年越来越多,近日,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发现,一直孤家寡人可能是基因所致。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单身基因”,这种基因可以降低大脑中血清素的水平,而携带该基因的人单身几率比别人高20%。
研究人员对近600名中国大学生的头发样本进行检测,发现了一种名为5-HTA1的基因,该基因有两个亚型:“G”型和“C”型。60%的“G”型基因携带者为单身,比“C”型基因携带者单身的可能性更大,且这一明显差异无法用影响交友的其他因素来解释,如相貌和财富。研究发现,携带“G”型基因的人产生的血清素较少,这种物质能作用于神经,与情绪和幸福感有关,血清素水平低使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自在,这类人难以同他人亲密交往,更容易出现抑郁等症状。
研究人员称,该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对一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构建存在影响。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基因作用的专家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表示,基因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这一点看双胞胎即可,他们最开始常被同一类型的人吸引,但最终选择的配偶却大相径庭。
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