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PMDA进一步澄清生物类似药豁免日本人群数据
发布时间: 2025-10-11     来源: 识林

9月底,日本PMDA发布了一份《关于在确认生物类似药与原研生物制品可比性中日本人群数据的处理的早期考虑》,旨在补充其在2024年1月发布的问答文件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澄清当前监管视角下处理日本人群数据以确认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相似性的原则。

日本曾要求至少进行一项包含日本受试者的临床试验,以确认药代动力学(PK)等效性或疗效等效性,从而评估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的相似性。但PMDA认识到,同样需要论证相似性的化学仿制药就没有纳入日本人群的强制要求,因此PMDA修订了上述问答文件,明确了在原则上,针对生物类似药,若种族因素被认为对临床试验结果无影响,可将非日本受试者临床试验数据外推至日本受试者。

此次早期考虑文件进一步阐述了处理日本人群数据的原则。若申请人提交非日本受试者临床试验数据寻求批准,需从以下方面解释种族因素对临床试验结果无影响。

首先,需解释产品对内在种族因素和外在种族因素的敏感性。内在种族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病理因素和药物特性等;外在种族因素包括医疗实践环境等社会因素。申请人应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原研药数据,讨论产品对种族因素的敏感性。例如,若产品在海外临床试验中已涵盖多种族、地区和不同体重范围的患者,可基于这些数据讨论种族因素。

其次,需基于原研药临床试验数据或上市后数据的亚组分析,解释种族因素是否会影响日本与非日本受试者在药代动力学、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结果差异。

此外,还需评估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的质量属性差异。若有差异,需基于文献解释该差异是否会因种族因素导致日本与非日本受试者在药代动力学、疗效和安全性(包括免疫原性)方面存在差异。

文件末尾还附有一份表格,列出产品特性对种族因素的敏感性分类。例如,药代动力学线性、药效学曲线平坦、治疗剂量范围宽等情况被认为对种族因素不敏感;反之则敏感。其他如代谢途径、遗传因素、生物利用度、蛋白结合潜力、药物相互作用潜力、BMI 和体重影响等方面也进行了敏感性分类。

不过,PMDA还是强调,这份文件是原则性的,针对具体生物类似药时仍需个案处理,并且建议申办方早日与PMDA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识林曾多次报道近年来各国药监对于生物类似药的监管导向,逐步简化临床要求,更多依赖药学比对。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