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来自1200多位百岁老人的经验:想长寿,60岁后控制好这3个指标!
发布时间: 2025-05-12     来源: 健康时报

不少人都好奇,那些活到百岁的老人们,到底掌握了怎样的长寿秘诀?很多人以为长寿靠的是基因或运气,但其实,长寿也是有迹可循的。

 

日前一项针对1200多位百岁老人的深入研究发现,长寿的奥秘并不复杂,关键在于60岁后身体的3个指标必须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些指标可能你曾经关注过,但未必真正重视。一起看看。

 


想长寿,60岁后控制好3个指标

 

2023年,《老年科学》(Gero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能活到100岁的老人们,从60岁开始,他们的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通常都比较低。

 

他们分析了44636名参与者的血液生物标志物,随访了35年,比较了百岁老人和没活到百岁老人的情况。

 

在这些参与者中,有1224人活到了100岁。研究团队分析了12种与衰老或死亡率相关的标志物,比如尿酸、总胆固醇、葡萄糖、肌酐、铁结合力等。研究人员发现百岁老人有几个明显的共同点:

 

(1)控制好血糖:从60岁开始,活到100岁的人血糖通常比普通人低得多,很少有血糖超过6.5的情况。

 

(2)控制好肌酐:和血糖一样,60岁后肌酐水平也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125。

 

(3)控制好尿酸:研究发现,从60岁开始,百岁老人的尿酸水平也比较低,而尿酸水平最低的人长寿的概率是其他人的两倍。

 

总之,那些能活到100岁的老人,从60岁开始,他们的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通常都比较低。

 


这3个指标是

如何影响全身健康的?


1. 血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典型的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但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不过没有症状并不等于对身体没有危害,因为高血糖会对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导致多种急慢性并发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治医师梅湘凝2024年在科室微信公号刊文表示,长期的高血糖会造成对患者身体的高糖毒性,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的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导致残疾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2. 肌酐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柯秋莉2023年在河南广播电视台豫健之声微信公号刊文指出,肌酐水平过高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肌酐偏高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引发肾衰竭、肾癌等疾病。其次,肌酐上升可能会导致血液中毒素含量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同时,肌酐升高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因此会破坏骨骼内的钙质平衡,导致骨质流失。此外,肌酐过高容易引起肾脏缺氧,导致贫血症状加重。

 

3. 尿酸

 

很多人觉得,尿酸高点没什么大不了,不疼不痒的,不用太在意。但实际上,高尿酸的危害不容小觑。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宁2024年在个人微信公号刊文提醒,最常见的危害就是引发痛风,痛风发作起来,那种钻心的疼痛常常让人难以忍受。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急性高尿酸肾病和慢性高尿酸肾病,乃至肾功能衰竭。

 

所以,高尿酸可不仅仅是痛风、脚趾头那么简单,它带来的全身性炎症和内皮功能不良,带来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慢性肾病、尿毒症才是最可怕的

 


想控好关键指标,做好5件事

 

1. 坚持健康饮食

 

有人说:“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好好吃饭,也就是好好爱自己。”一日三餐是生活的必需,认真对待每一餐,就是对我们的健康负责。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提出“东方膳食模式”。专家们分析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膳食模式和居民健康状况,发现东南沿海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居民,高血压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

 

因此提出以东南沿海一带膳食模式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多、奶类天天有,并且拥有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

 

这样的饮食模式更能避免营养素的缺乏、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提高了预期寿命。

 

2. 坚持适量运动

 

一个人想要身体健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你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也会让你的身体和心态更加年轻。

 

不管是哪种运动,只要动起来,都比躺着、坐着强。即使是走路、爬楼梯、骑车、做家务、逛街等等,每天多次锻炼,身体都会受益匪浅

 

3.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被称为“百病之源”,肥胖带来的危害比你想象得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2025年5月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指出,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它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肥胖还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结直肠癌等的患病风险。此外,肥胖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想要控制体重的有效方式就是晚餐少吃、晚餐早点吃。2024年发表在《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轻断食有助于抗衰老、控体重。具体而言,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吃饭,其他时间不吃,免疫系统更年轻,体重也下降

 

4. 保持好的心情

 

心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直观的感受之一,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还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愤怒状态的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这是因为负面情绪会引发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更严重的是,长期的负面情绪,如压力、抑郁和愤怒,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分泌过多,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患病的风险。另外,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例如,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胃痛、胃溃疡、消化不良甚至肠易激综合征。

 

心情可以不好,但不能总不好。保持好心情,就是保持健康。青春可以流逝,好心情要一直到老

 

5. 戒烟远离二手烟

 

远离烟草、远离二手烟!吸烟和加速衰老、致癌密切相关。同样,吸烟对于加速衰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202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线上刊发了一项研究,证实了及早戒烟的好处:35岁前戒烟,可完全“逆转”烟草造成的死亡风险。其中,吸烟者的全因死亡率是从不吸烟者的2.8倍,戒烟者的死亡率则明显低于继续吸烟者。越是年轻时戒烟,健康收益最大。

 

本文综合自:

①Murata, S., Ebeling, M., Meyer, A.C. et al. Blood biomarker profiles and exceptional longevity: comparison of centenarians and non-centenarians in a 35-year follow-up of the Swedish AMORIS cohort. GeroScience 46, 1693–1702 (2024).

②2024-10-2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糖尿病的危害和预防》

③2023-11-18河南广播电视台豫健之声《健康科普丨肌酐,肾脏健康的“晴雨表”》

④2024-04-18杨宁医生《尿酸高了,对身体危害这么大!》

⑤2025-05-07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世界防治肥胖日】从“胖若两人”到“瘦成闪电”:这份科学减重攻略请收好!》

⑥Chen, Yiran , et al. "Time-restricted eating reveals a "younger" immune system and reshapes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in human." Redox Biology 78(2024).

Thomson B, Emberson J, Lacey B,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 Smoking Cessation,and Mortality by Race, Ethnicity, and Sex Among US Adults. JAMA Netw Open. 2022;5(10):e2231480.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