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康桥资本的价值重构之道:百亿医疗并购基金重塑产业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25-05-16     来源: 氨基观察

康桥资本与北京国资平台联手设立的首支人民币医疗并购基金,首关规模突破70亿元,即将挑战国内医疗并购基金最高水位线。


这支由北京国管领投、亦庄生物医药跟投的旗舰基金,正在演绎国资与市场化资本协同作战的产业整合新剧本。


/ 01 /

国资引导+产业协同运作


在医疗赛道美元基金收缩、人民币基金谨慎的当下,这支基金的诞生颇具启示意义。


其核心架构呈现三重战略纵深:北京国管34.67亿基石出资奠定国资主导地位,亦庄生物医药30亿产业资本注入强化区域优势,未来市场化资金持续补位的开放结构,共同构筑起"国资引导+产业协同+市场运作"的混合所有制创新模式。


管理团队的双GP架构更显深意,康桥资本携十年医疗并购经验主导操盘,顺禧基金作为北京国管市场化运作平台提供资源协同。


这种"专业机构+国资平台"的组合,恰与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集群战略形成共振。


基金锚定的四大主航道——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产业服务,正是国资重点培育的硬科技领域。


/ 02 /

“三部曲”价值重构法


观察康桥资本的并购哲学,其本质是价值重构而非价值发现。


云顶新耀的涅槃重生可以说是一个经典教案:在Trodelvy权益归还导致市值蒸发90%的至暗时刻,康桥非但没有套现离场,反而启动战略重塑。


首先是业务瘦身,剥离亏损肿瘤管线聚焦肾病赛道;其次是全球资源导入,借道韩国、东南亚市场开辟第二曲线;最终实现运营重构,2024年肾病新药耐赋康纳入国家医保后,商业化能力全面激活。


这套组合拳推动股价从6港元低谷强势反弹至60港元,验证了深度赋能的长期价值。


这种"外科手术式"的操盘能力,在I-Mab的救赎中展现得更为极致。


面对CD47核心管线临床受挫的绝境,康桥快速决定"断臂求生+分拆重组+管理层换血":剥离中国资产减轻财务压力,保留国际管线维持技术火种,创始人傅唯亲自挂帅重组董事会。


这种将企业"打碎重建"的勇气,恰恰是多数财务投资者难以企及的决断力。


/ 03 /

资源整合搭配精准定位


如果说国内并购考验的是产业洞察力,那么跨境交易则检验着真正的生态构建能力。


康桥收购韩国医美龙头Hugel的战役,演绎了全球化资源整合的精密操作,面对贝恩资本抛售控制权的机会窗口,康桥在三个月内完成对46.9%股权的闪电收购,其致胜关键不在于出价高低,而在于展现出的全球化运营蓝图:


引入前艾尔建CEO布Brent L. Saunders重塑管理架构,挖角LG生活健康传奇掌门人Suk-yong Cha搭建亚洲渠道网络,最终将Hugel的全球版图从30国扩张至60国。这种"战略买家"的定位,使其在竞标中脱颖而出。


更具启示意义的是海森生物的跨国药企资产剥离案例。


康桥从武田制药手中承接高血压药物管线时,市场普遍视为接盘边缘资产。但通过重新规划产品矩阵、嫁接罗氏重磅药物、重构销售网络,硬是将"弃子"打造成慢病领域平台型公司。


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源于对产业规律的深刻认知:在大量采购重塑行业格局的背景下,拥有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产品恰恰是穿越周期的优质资产。


/ 04 /

颠覆重构GP角色


康桥模式最颠覆性的创新,在于重构了GP的角色边界。


当多数基金还在沉迷pre-IPO套利游戏时,康桥已建立起涵盖并购基金、信贷工具、产业设施的全周期赋能体系。


其独创的"运营工具箱"包括:全球高管人才库(覆盖10+国籍的专业团队)、跨国审批绿色通道(如Hugel产品FDA认证加速)、产业基础设施(医疗园区定制服务)。这种深度运营能力,使其在估值谈判中掌握独特议价权。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