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7 日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题为“FDA 批准新型精神药物之前试验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Trials Preceding FDA Approval of Novel Psychiatric Drugs)[1] 的研究指出,美国 FDA 批准新型精神药物的支持性证据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获批的16种精神类药物,发现部分药物的关键临床试验结果矛盾,且审批标准缺乏一致性。
这项由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经济学部门团队主导的横断面研究,聚焦于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新活性成分及改良配方精神类药物。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药物监管特征、关键试验设计及受试者人口统计学数据,评估了支持药物获批的临床证据强度。
药物与适应症范围
16种获批药物覆盖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适应症,包括:
抗精神病药:如依匹哌唑(brexpiprazole)、鲁马哌隆(lumateperone)
抗抑郁药:如伏硫西汀(vortioxetine)、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
其它:产后抑郁药物别孕烯醇酮(brexanolone)、帕金森病精神病治疗药物匹莫范色林(pimavanserin)等。
药物作用机制多样,涉及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系统(11种)、GABA能(2种)、NMDA受体(1种)等。
临床试验结果矛盾
在与 16 个获批药物相关的 73 项临床试验中,FDA 判定 45 项(62%)为阳性结果。
3 个药物临床试验失败率超50%,但仍被 FDA 确定为阳性。其中包括:依匹哌唑(7项试验中3项阳性,43%);匹莫范色林(4项试验中1项阳性,25%);吉哌隆(gepirone,12项试验中仅有 2 项阳性,17%),该药物曾三次被 FDA 拒绝后最终获批。
研究人员将 73 项临床试验中的 46 项试验认定为关键性试验,其中 3 个药(19%)仅基于 1 项关键试验获批。这些试验招募的男性(51.1%)和女性(48.9%)参与者比例相似,大多数参与者为白人(61.2%)、黑人(30.0%)或亚洲人(5.3%)。关键试验是随机和双盲的,而大多数试验是安慰剂对照的(83.0%),以临床量表为主要终点(97.8%),例如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量表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研究团队指出,尽管多数药物依赖 FDA 认可的阳性 III 期试验数据获批,但部分药物的支持证据存在明显缺陷。例如,吉哌隆的 10 项失败试验远多于 2 项成功试验。研究者强调,精神疾病诊断缺乏生物标志物且病理机制复杂,亟需提高 FDA 审批标准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1] Ahn-Horst RY, Turner EH, Kesselheim AS. Characteristics of Trials Preceding FDA Approval of Novel Psychiatric Drugs. JAMA Netw Open. 2025;8(1):e2456588.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56588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