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被礼来、GSK、辉瑞“看重”,手握十亿美元分子,这家神经科学领域“小王”会被谁并购?
发布时间: 2024-04-01     来源: E药经理人

过去数年,肿瘤和自免领域卷到起飞,能讲的故事越来越少,各大MNC都将视线瞄向了原理更不清晰、发病机制更为复杂的神经科学领域。全球神经科学药物市场规模也将从2022年的1600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2200亿美元。

然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成功率仅为6%,这也让许多MNC都抛弃了自研战略,选择直接并购垂直赛道的Biotech,如去年BMS收购Karuna,艾伯维收购Cerevel和渤健收购Reata Pharmaceuticals。

神经领域赛道日趋火热的当下,除了拓宽自身赛道的MNC后来者,亦不乏从成立伊始就笃定发展方向的公司。正如今天故事的主人公,Neurocrine Biosciences,从直译中文名“神经分泌生物科学”就不难看出其主攻领域。

1992年成立的它,已经专注神经系统与内分泌药物三十多年,曾在这一领域被礼来、GSK、辉瑞“相中”。Neurocrine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相当可圈可点,上市至今,股价涨超1100%。截至发稿,每股价格超过137美元,市值在137亿美元左右,比前述被收购的明星标的Karuna,Cerevel,Reata都要高上几分,堪称垂直赛道内的一个“小王”。

那么,它会成为下一个被MNC“垂涎”的标的吗?

“一帆风顺”发展史

Neurocrine Biosciences于1992年在美国加州成立。成立之初,这家公司就选择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战略说起来很简单:难,做的人不多,需求又大,算是一片超级大蓝海。

思路没问题,困难在于,即使在今天神经科学领域都有太多未知领域,何况是在30多年前。超高的难度,自然就给公司的创始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的创始人兼第一任CEO是加里·莱昂斯(Gary Lyons),此前曾在基因泰克担任过业务开发副总裁、销售副总裁等多个重要职位。或许是和1989年基因泰克因现金流断裂、将60%股份出让给罗氏有关,1993年,加里·莱昂斯拉拢一批人马,成立了Neurocrine Biosciences。

时至今日,产业界基本都公认基因泰克是多年来最成功的Biotech之一,从基因泰克走出来的人,水平自然也备受认可。

Neurocrine Biosciences的创始团队也相当豪华。除了加里·莱昂斯外,学术创始人之一名叫威利·瓦尔(Wylie Vale),是诺贝尔奖获得者Roger Guillemin的弟子,后来担任了索尔克研究所的主席;以及斯坦福大学教授Lawrence Steinman。

有着豪华学术团队的加持,公司无论是融资还是接业务,都堪称顺风顺水。1996年,创立第三年,公司IPO成功,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筹集了3420万美元。而在研发和业务方面,公司也没有像许多Biotech一样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死磕”,而是长袖善舞,一边同其他Biotech合作,一边在MNC处“接单”,维持自身的存续。

1995年,Neurocrine Biosciences与比利时企业Janssen Pharmaceutica NV合作,利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拮抗剂开发精神疾病治疗方法。

1996年,公司又与礼来达成了一项协议,后者同意在五年内向Neurocrine Biosciences支付7400万美元,以使用基于其CRF结合蛋白配体抑制剂的研究,来开发治疗肥胖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2001年,GSK也参与了进来,与Neurocrine Biosciences签订了一项全球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协议,其中包括为期五年的合作研究计划,以鉴定和开发CRF-R拮抗剂化合物。此次合作还包括管线NBI-34041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以及该研究项目产生的潜在后备候选药物。Neurocrine Biosciences收到了总计 2550万美元的预付费用和早期里程碑付款。

2002年,Neurocrine Biosciences与辉瑞达成协议,后者获得了其实验性失眠药物indiplon的权利。辉瑞最初向Neurocrine Biosciences支付了1亿美元,如果该药物满足监管和销售目标,可能还会再支付3亿美元。只不过,该药在FDA处获批不太顺利,使得辉瑞提前终止了与 Neurocrine 的协议,最后,Neurocrine在美国停止了对indiplon的进一步开发。

但这款药并没有就此“雪藏”,而是获得了住友制药的青睐。2007年,Neurocrine Biosciences与住友制药合作在日本开发并商业化indiplon,获得了2000万美元首付款,并能够根据indiplon在日本的商业化获得里程碑付款和特许权使用费。

2010年,Neurocrine Biosciences又与当时还是雅培实验室的艾伯维达成全球独家合作,授予后者在全球开发和商业化elagolix(适应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权利。据协议条款,这次交易总额高达5.75亿美元,首付款为7500万美元。

可以如此总结,自打成立以来,Neurocrine Biosciences就和各大MNC有着“不解之缘”。平均每隔几年就会宣布一次合作,拿到一笔钱。

这也和公司的技术能力分不开。就和公司名一样,其产品分为神经科学与内分泌两条线。两条线上,都有已经获批的药物。

神经领域的代表产品是valbenazine(Ingrezza),2017年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TD)。在当时,这也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成人TD的药物,当年10月,Neurocrine Biosciences宣布Ingrezza已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科患者。

去年底,Neurocrine Biosciences宣布了Ingrezza胶囊的临床III期KINECT-HD2研究中期试验数据,试验结果显示,该药可以改善亨廷顿病患者的舞蹈病症状。具体来说,在第2周即改善了亨廷顿病患者的舞蹈病症状,且在50周内持续发挥疗效。这些数据已经在第30届亨廷顿研究组年会上公布。

该药的商业化表现也相当优异,公司2023年财报显示,Ingrezza的净销售额达到了18.4亿美元,成为了公司的销售主力。

内分泌方面的代表作,正是与艾伯维合作的elagolix。2018年,该药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疼痛,不久后适应证又拓展到了治疗绝经前女性与子宫肌瘤相关的大量月经出血。艾伯维负责所有开发、营销和商业化成本,Neurocrine Biosciences 有权获得ORILISSA、ORIAHNN和任何其他含有elagolix成分产品的全球销售特许权使用费。

有商业化产品,且还是货真价实的“十亿美元分子”;公司已经上市,合作交易不断,现金流充沛……某种程度上,这家公司简直不像一家Biotech,甚至可以说各方面都有了Biopharma的苗头。

会被收购吗?

前几年,有关Neurocrine Biosciences究竟会被哪家MNC收购,一直是产业界热议的话题。

2019年,其被分析人士列入了渤健的三大并购目标之一。只不过目前来看,渤健似乎不愿意给出这么高的价格,本来就有现金流吃紧的传闻,73亿美元拿下Reata Pharmaceuticals,已经属于尽力了。

艾伯维也是许多机构看好的潜在收购方,毕竟双方本来就有合作。但在其收购艾尔建和Cerevel之后,这样的声音旋即消失无踪。

更重要的是,收购价该开多少比较合适?梳理去年的几大神经领域收购案,被收购三大标的全都处在亏损状态。以Karuna为例,2022年净亏损2.76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扩大到4.34亿美元。

而Neurocrine却是一家罕见的赚钱的,现金流为正的,有商业化自我造血能力的Biotech,财报显示,其2023年净利润达到了1.47亿美元,现金储备超过17亿美元。且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其主力药物Ingrezza的销量未来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尽管其市值看上去同karuna(122亿美元左右)区别不大,但本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原则,谈收购,价格自然就不能一样了。

Neurocrine Biosciences 业绩数据

并且,就经营来看,Neurocrine Biosciences似乎渐渐不再将自己当成一家Biotech,行事作风变得越来越像一家Biopharma,开始豪掷千金搞并购,搜罗管线了。

2017年2月,Neurocrine宣布与葡萄牙制药公司Bial签署了在北美开发和商业化帕金森病药物opicapone的独家许可协议,作为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卡比多帕的辅助治疗。Neurocrine给后者提供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且Bial 有资格获得高达1.15亿美元的额外里程碑付款和净销售额的一定比例。

2019年,Voyager与Neurocrine Biosciences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研究、开发和商业化特定AAV基因治疗产品,Voyager有资格获得高达13亿美元的潜在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净销售额的分级版税,且有望在美国就该项目进行60/40(Neurocrine/Voyager)的成本和利润分享。

2020年,武田宣布与Neurocrine Biosciences达成一项战略合作。武田将其7个精神科药物独家授权给了Neurocrine Biosciences。根据协议条款,Neurocrine Biosciences负责协议所约定全部合作项目的开发和商业化,向武田支付1.2亿美元首付款,4.95亿美元开发里程碑和14亿美元商业化里程碑,未来还将向武田支付基于产品净销售额的双位数特许权使用费。

去年底,百奥赛图宣布与Neurocrine Biosciences达成了一项抗体评估与选择协议。该协议将许可Neurocrine Biosciences获得百奥赛图针对多个特定靶点的全人抗体,并有权获得针对选定抗体进行任何用途的治疗性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全球权益。未来,该协议还有可能拓展至其它多个双方商定的靶点。
这一系列疯狂撒钱,财大气粗的气势,几乎不输给许多MNC了。

成长为Biopharma,可以说是每一个Biotech的梦想,真正实现的却寥寥无几,而Neurocrine Biosciences却几乎做到了,还是在如此困难重重的领域。在团队搭建、管线选择、经营战略和战术,都有不少值得整个产业界深挖并效仿的地方。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