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靶点的成药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譬如KRAS、Bcl-2、Aβ等诸多经典靶点无一不是历经几十年沉浮才换来成药进展。就在上个月,沉寂了30余年的AKT也迎来了破茧成蝶的一刻——全球首款AKT抑制剂capivasertib在美国正式问世(AKT解题思路:不靠单枪匹马,而靠珠联璧合)。Capivasertib的获批为无数耐药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使得其他在研AKT项目的成药和商业化前景更加明朗。
来凯医药作为国内AKT赛道的领跑企业,也在今年的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现场展示了令人惊喜的Ib期研究成果,旗下AKT抑制剂afuresertib联合氟维司群可将标准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历史数据延长一倍。虽然这只是20例患者小样本Ib期研究的结果,但也不妨进一步对照观察一下afuresertib的疗效趋势。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首,每年至少有十几万人因其离世。在众多乳腺癌亚型中,以HR+/HER2-乳腺癌最为常见,约占总体的62%[1]。
内分泌治疗是HR+/HER2-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其PFS晚期后线效果有限(历史数据为3-4个月),并且众多患者容易对其产生耐药性。尽管CDK4/6抑制剂的出现让这类患者拥有了新的治疗选择,但也带来了新的耐药性问题。因此,临床上仍需解决这些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和CDK4/6抑制剂耐药的需求。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增殖、生长、蛋白合成、血管生成以及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过度激活也会助长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2]。
研究发现,在HR+乳腺癌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最为常见,其中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分别有28-47%、2.6-3.8%以及29-44%患者存在PIK3CA/AKT突变、PTEN功能缺失或低表达[3]。此外,该通路也是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参与者。作为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键中心节点,AKT也因此成为了前景可期的乳腺癌治疗靶点。
放眼全球,AKT抑制剂赛道竞争并未形成焦灼之势,仅capivasertib一款产品遥遥领先,而其余19款临床在研药物尚处于早期阶段。先驱者总是成为后继者的参考和超越对象,capivasertib因此成为了AKT赛道的产品标杆。
从目标患者群体以及治疗场景来看,来凯医药与阿斯利康的开发思路不谋而合,同样看好AKT抑制剂与氟维司群的联用价值;同时,由于AKT异常激活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性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两家公司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从后线治疗切入赛道。
在III期CAPItello-291研究中,capivasertib联合氟维司群组HR+/HER2-乳腺癌患者的PFS得以延长至7.2个月。来凯医药的afuresertib作为后继者,也追平了capivasertib的治疗效果。在本次公布结果的Ib期研究中,afuresertib+氟维司群对于这类乳腺癌患者的PFS达到了7.3个月,较氟维司群单药历史数据几乎翻了近一倍。不仅如此,afuresertib+氟维司群在客观缓解率(ORR)上的表现亦相当不错,达到了30%。
与此同时,afuresertib+氟维司群对PIK3CA/AKT1/PTEN基因突变亚组患者的治疗成效也较为突出,ORR和DCR分别达45.4%、82%,中位PFS为7.3个月。
另外一组中国受试者的数据也值得一提。Capivasertib联合氟维司群中国研究阶段入组患者人数134例,38.8%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中位PFS为6.9月。Afuresertib联合氟维司群中国受试者为17例,确认的ORR为29.4%,疾病控制率为82.4%,中位PFS为7.3个月。
除了疗效显著,afuresertib整体安全性可控,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生影响剂量决策的不良事件,同时也未发生导致永久停药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级,程度轻微。
从现有临床数据看,尽管afuresertib的Ib期研究例数有限,但其中70%有CDK4/6抑制剂用药史,此研究的表现足以令人欣慰,后线治疗的益处非常明显,与capivasertib相似的获益趋势也初步透露出afuresertib在后期研究中的治疗潜力。基于这些数据,来凯医药也已经启动了afuresertib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乳腺癌III期关键试验。
如果afuresertib能在更大规模患者群体中延续或者扩大内分泌±CDK4/6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HR+/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和生存优势,必然会对HR+乳腺癌在CDK4/6抑制剂耐药后的治疗选择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来凯医药为AKT抑制剂描绘的宏图也不止于乳腺癌,铂类耐药卵巢癌、前列腺癌、PD-1耐药宫颈癌等肿瘤也是其志在攻克的治疗阵地,其中卵巢癌研究已进入注册临床开发阶段。卵巢癌属于恶性程度非常高的妇科肿瘤,虽然一线治疗缓解率为75%-80%,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复发并进展为铂耐药,铂耐药卵巢癌可选择的治疗药物非常有限,主要以化疗为主,而且总体疗效较差,存在大量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总结
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靶点,AKT靶向药物开发之初就不缺乏拥趸者,但其开发过程却并不顺遂,期间诸多制药巨头都曾经历挫败。不过,由于先驱者们的坚持开拓,在对AKT靶点作用机制的认知不断加深后,AKT靶向药物如今也迎来了突破性进展。
阿斯利康率先冲出突围,为AKT抑制剂赛道的后来者们打下了一剂强心针。来凯医药紧随其后,传来了积极的临床进展信号。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加深,AKT抑制剂会在更广泛的肿瘤领域释放出更大的临床价值。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