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世界糖尿病日 | 三餐“饭点”超过这个时间,糖尿病患病风险剧增
发布时间: 2023-11-15     来源: 中国医药报

数据显示:

每 10 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 1 个糖尿病患者。

每 2 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 1 个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多项医学研究发现
进餐时间对血糖影响较大
调整一下“饭点”
就能大大降低糖尿病风险

11月14日
正值世界糖尿病日
就让小编讲讲
糖尿病饮食上的讲究

改一下饭点
就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整体来看,早餐和晚餐早一点吃,更能降低糖尿病风险,对已经得了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也更友好。

01
早饭超过9点 糖尿病风险激增

 

近期,法国巴黎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早餐时间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共纳入103312位参与者,平均随访时间7.3年,期间963人得了糖尿病。

结果发现,与早上8:00前吃早餐的人相比,8:00~9:00和9:00之后吃早餐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分别升高26%和59%。

发表在2021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 2021)上的一项研究,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在10575名参与者中,那些在8:30之前吃早餐的人,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均较低。

02
午餐与早餐间隔4~6小时

 

这个时间间隔,既能将上一餐摄入的血糖被充分利用,又不至于让下一餐前的血糖降得过低。

糖尿病患者则推荐“少吃多餐”,即适当减少正餐的食量,匀出来的部分放在两餐之间,比如10时、15时,这样有利于餐后血糖稳定。

03
晚饭越晚糖尿病风险越高

 

在上文提到的第一项研究中,法国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晚餐吃得晚也与参与者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有关:

相比于19:00之前吃晚餐的参与者,22:00之后吃晚餐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44%。

相比于20:00之前吃晚餐的参与者,21:00之后吃晚餐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11%,这种风险在男性中更为明显。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也发现,在吃同种食物的前提下,与18:00吃晚餐的志愿者相比,22:00吃晚餐的人血糖峰值水平升高了约18%,其整夜燃烧脂肪的数量减少了10%。

吃饭太快和糖尿病的关系?

吃饭过快增加患糖尿病风险,这并非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为此进行了一项跟踪研究,他们找到了187名平均年龄43.6岁的中年人,平均BMI(体重指数)为31.5,也就是肥胖人群。

在矫正了年龄、体重指数、身体活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通过对于吃饭速度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吃饭速度快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吃饭慢的人群。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吃饭速度快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约为正常人的3倍。

至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可能主要是由这两点引起的:

01
容易吃多

 

当我们开始吃饭后,身体会分泌瘦体素,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大脑,给负责控制食欲的中枢(下丘脑)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从而避免太过量。

但是,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瘦体素一般在进食约20分钟后才开始分泌,如果吃饭速度太快,就会出现吃了很多但是食欲并没有下降的情况,自然就会吃得更多。

02
血糖波动大

 

过快地吃完食物,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血糖上升速度的加快,身体为了平稳血糖,也需要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从而加重了胰腺的负担。

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

判断食物是否适合,标准不是甜不甜,而是它血糖指数(GI)的高低,也就是升高血糖的能力如何,糖尿病患者首选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主食中的米饭和馒头等精粮,它们虽然不甜,但是血糖指数堪比白糖!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可以吃血糖指数更低的荞麦面、燕麦片等粗粮,又或者土豆、山药、红薯等淀粉含量丰富的食物部分替代精粮。

有研究表明,适当吃水果还能降低患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吃点水果,以200g为宜,进食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

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均衡的饮食来维持身体健康,每天主食、蔬菜、肉类、蛋白质、水果一样都不能少,任何单一种类的饮食搭配都是不正确的。

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忌口吗?

事实上,只要能遵循控制总能量,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糖尿病患者没有绝对禁食的食品。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限制,主要是在摄入总量、吃饭时间和次数、食物种类选择这三方面。

此外,食物烹饪方式也要注意以下三点

1.调味尽量少油、少盐、不加糖。

2.烹饪方式以蒸、煮、炖、焖、凉拌为主。

3.不要把食物烧得太烂,食物太容易被消化的话血糖也上升得更快。

 

来源/ 综合整理自中国医药报、新华网、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 张盼盼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