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FT社评:中国应在医疗行业“治本”
发布时间: 2014-06-06     来源: 金融时报

    中国打击腐败和企业不良行为的运动经常被指责专门针对外国人,而对国内违规行为视若不见。

当北京市本周开出史上最高金额的污染罚单时,被罚的是一家犯有“露天喷漆罪”的美国公司。一家外国企业(而不是环绕中国首都的众多大量排放烟气的燃煤电厂之一)以这种方式蒙羞,似乎说明了一种优先顺序上的把握不当。
乍看之下,中国当局对葛兰素史克(GSK)的指控似乎有相似的模式。警方调查是中国政府打击不公平定价做法的整体行动的一部分。政府认为,中国消费者为产品和服务支付的价格往往远高于合理水平,而制药行业是这次调查的一个重点。没错,国内一些企业也被卷入这一调查。但迄今大多数令人瞩目的目标都是外资企业。
尽管如此,针对GSK的指控的严重性是触目惊心的。GSK中国区前主管马克锐(Mark Reilly)等多人被指控策划一个计划,由GSK员工提供非法激励,鼓励购买该公司的药品。GSK员工涉嫌编造费用,以隐藏向在处方中开出该公司药品的医生支付的现金贿赂。
警方称,这些行为产生了人为抬高药品价格和扭曲竞争的效果。在本周的一个简报会上,他们声称这种做法使GSK在中国市场的药品价格最高达到其它市场的7倍。本案已经移送中国检察机关,由其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
GSK必须清楚回答中国当局提出的任何指控。但事情不应止于此:这件事产生的冲击波远远超出了中国。该公司还可能在英国和美国面临根据贿赂法律的公诉。
去年7月,GSK承认该公司的某些中国高管触犯了法律,还解雇了几名公司称犯有违规行为的高管。尚不清楚的是,公司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中国业务部门的活动。有关高管试图收买政府官员的指控尤其令人担忧。GSK需要调查究竟发生了什么,以确定谁知道什么,确定企业高层的人员是否鼓励了任何不当行为,或对其不闻不问。
如果企业损害了医疗体系,中国当局进行打击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他们希望根除违规行为,他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在大企业身上,而要去解决医疗行业的一些缺陷。
中国政府对医院的拨款不足以覆盖治疗病人的成本,留下一个只能通过其它途径填补的缺口。无力付费的病人往往难以获得治疗。就连更为幸运的病人,有时也得忍受寻求额外费用的医院兜售的不必要的小手术。中国的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对药品加价15%作为一种收入来源;医生倾向于多开药。
医生们也不满。即使按照中国的标准,他们的工资也偏低,难以维持生计。在一个贿赂仍是问题的国家,医生的生活困难意味着,其中有些人难免会寻求回扣以补充自己的微薄收入。
这些都不是制药公司或医务人员从事不当行为的借口。可话说回来,执法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必须消除不当行为的强大激励。在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对企业提起公诉是必要的。但公诉不应该是整个故事的结尾。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