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经营、管理和技术进步属于科学、艺术和实践经验三方面要素既相统一、又复杂而又竞争性强的组织活动,因为这些组织活动必须能够持续提升竞争维度以保持领先或追赶领先者,并在环境和竞争平稳时期以及剧烈动荡时期都能够使组织活下来。如果说做到这些需要企业家具有非凡的学识、能力和意志力,那对药品、医药企业、医药市场、医药产业及医药生态的深度理解则是不可或缺的。
理解药品
药品具有典型经济和道德“双重属性”。
经济属性同时衍生出其市场属性,受市场规律调节。药品从开发、生产和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知识产权拥有方、生产方、销售方、投资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往往也同时是药品发达国家为这种属性提供了最恰当的例证。
药品的道德属性同时衍生出其对人的健康属性、生命属性,由于药品针对的是人类的根本和终极需求,包括预防疾病、诊断疾病、医治疾病、挽救生命、康复身体,任何社会制度都鲜有例外。这种属性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手段武装从药品设计、研发、临床试验到生产全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对药品上市全过程有越来越严格、严密和科学的要求、规范和监管,因此为医药企业带来越来越高的成本费用和经营风险。
即使制药企业或药品研发机构在药品研发和生产所有环节达到了工艺要求和药品标准,由于不同人体生物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药品仍存在无法达到预期疗效和安全性问题,这种风险是其它行业和其它产品所不具备的。
药品与其它工业产品相比,存在更多的细分市场机会,同一种疾病可以有若干或众多治疗方式和治疗药品,同一种药品可以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同一种给药途径又可以有不同的剂量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疾病。此特点可以创造出更多差异化竞争手段和办法,使企业具有更多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选择。
近二十年来,原创新药研发成功率仅为5%左右,其高昂的沉没成本必然由同一药企研发成功的新药来承担,同时医药创新难以产业像其它行业新产品开发一样的迭代式创新,所以累积效应有限,更难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效应。
药物创新成本直接由新药研发机构及其投资方承担,然后分摊到成功上市新药中,而主要由保险机构和患者联合支付,药物创新收益和创造的价值可以惠及全球,甚至无法画出清晰的收益边界。发达经济体每使用1元的疫苗可以节约10元的医疗费用,每使用1元新药可以节约3至6.75元的医疗费用,可见药品显著的社会价值。
与ICT行业的“摩尔定律”相反,新药研发成本在最近三十年每十年几乎增加一倍,这是医药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正因为如此,Biotech 和Big Pharma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开发效率。
药企经营方面的许多特点,发生的诸多现象及采取的特殊措施几乎都由药品的上述六个特点所决定。
理解医药市场
中国医药市场一方面可以被视为统一的市场,包括统一的药品设计、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和流通政策和标准,统一的“五年规划”,统一的市场准入政策和标准。
实际上统一的法律之上还有不完全统一的政策,法规、政策,在具体区域实施时采取不同时间和方式。各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出台了各种带有地方特点的产业政策、标准和流程,加上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存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所以形成了并不完全相同的医药市场,使中国医药市场同时又具有“碎片化”特征。产业政策顶层设计与“九龙治药”互补衔接,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理解这点对于在中国经营药企非常重要。
医药行业独特的购买决策、付款和使用机制。不同于其它产品市场使用者本人做出购买决策并付款,医药市场中主流方式是由临床医生决定使用什么药品,由保险方支付,而患者参加医疗保险。这种机制将消费者、付款者和决策者分开,患者属于被动消费。
目前,医药工业及药品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中低端供应过剩,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太过分散 ,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与高水平同质化竞争同时存在。形式上的国家集中采购掩盖着实质上药企之间的无序竞争。
图:理解药品、医药市场、医药生态
理解医药产业生态
如图所示,医药产业生态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药企、产业政策主导部门即政府、患者、医疗机构和医药人才等。泛指的药企中有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以及主产业、支持产业和监管机构,还包括投资者、保险等支付方。
在医药生态系统中,患者是核心,是这个生态系统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提供药品的药企和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是生态主体,政府、保险机构、投资者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负责产业政策制定、监管和市场准入审评审批,在中国,政府还是医疗保险的直接管理者,是公立医院背后的所有者和管理者。
医药企业(包括CRO、CMO/CDMO等制药支持环节)作为药品设计、开发、临床试验和生产运行的专业化组织必须满足上述药品从设计到患者手中的所有特性要求。Biotech业务如果不直接进入临床或药品生产则无需按照医药规范注册并取得只有医药领域才有的认证,所以在规范的药企统计中并不包括Biotech,但Biotech确实是医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医药企业同样具有经济和道德双重属性。在经济属性方面,医药企业经营运行的整体逻辑和过程必须符合企业运行规律,为投资者、客户、企业员工及社会带来正面价值和合理利益。在道德属性方面,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认证(包括GLP、GCP、GMP等)确保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不对环境、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害,有条件企业还要建设ESG体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图:医药生态系统
(本文原载于《中国医药手册》2022版,在本次发表时做了若干修改)
未完待续,下篇将深度解读规范中国医药产业的三重规律。敬请期待!
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