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博士进药明、薪酬看百济、分红云南白药最慷慨!A股439家上市药企十宗“最”!
发布时间: 2022-05-07     来源: E 药经理人

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结束,各家药企究竟表现如何?谁是A股医药营收之最?谁家去年挣到了最多的钱?谁家对员工最慷慨?做谁家的股东最赚?谁家的董事长、总经理成为了最牛打工人?谁最舍得投入研发?谁最安全……

E药经理人根据choice数据,对生物医药板块的439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全面盘点以及解读,快来看看有你家吗?

01
拥有博士数量之最

与中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等领域相比,生物医药领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含博率”最高,是当之无愧的“学霸行业”。

2021年,除去235家未披露的药企,有一半药企拥有博士的数量超过11个。其中9家药企仅有1个博士,多数为其创始人,拥有员工数量均超过200人,最大的一家拥有1317人。
生物产业的细分赛道中博士的分布也略有差异。以科创板企业为例,申万行业分类为生物制品的细分领域中,9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的董事/总经理最高学历为博士学历,占比77%。例如,百奥泰董事总经理李胜峰、君实生物总裁李宁、康希诺董事长/总裁宇学峰均是其中的佼佼者。申万行业分类为化学制药企业中共12家,其中董事长/总经理最高学历为博士的有6家,占比50%。在31家医疗器械企业中,12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为博士,占比31%。在仅有两家的动物保健企业,其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均有博士掌舵者在列。

药明康德是唯一一家博士数量超过1000人的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公司博士以上学历人数为1302人。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公司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两公司均为600余人。

CRO是人才密集型的赛道,作为CRO赛道之首的药明康德光是研发人员就有2884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达到了82.61%。此外,药明康德近年来大规模拓展PROTAC、寡核苷酸药、多肽药、偶联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服务,也是人数增长的推动力。

02
平均薪酬之最

高学历对应着高薪酬。生物医药行业也是员工平均薪酬最高的行业之一。

2021年,除去6家未披露信息的药企,433家A股生物医药公司员工人均薪酬中位数为15.1万元,即有216家公司员工人均薪酬都超过了15.1万元,对应的这部分医药人总数约为71.2万人。超36万元(相当于月薪3万元)的公司有17家,这17家公司对应的医药人总数约为36600人。

更令人艳羡的是,热景生物2021年的员工人均薪酬已经超过了100万元,为103.48万元。对应地,热景生物的高管薪酬在医药行业并不算高,其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长青2021年年薪为885.04万元,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为1997.73万元。这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热景生物员工年薪百万并不虚。截至2021年12月31日,热景生物披露的员工总数为1019人。
高薪酬的背后是高增长的业绩。热景生物是一家做体外诊断的公司,受益于疫情因素,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3.69亿元,同比增长945.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6亿元,同比增长1850.41%。部分原因是该公司覆盖的新冠检测产品多,截至2021年底共有12种新冠检测试剂获得45项国际认证/备案。而且该公司在临床诊断产品上也有生物活性原料研发平台、糖捕获技术平台、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等8大临床诊断产品技术平台。

前三甲中除热景生物,迪哲医药和百济神州的员工人均薪酬分别达到83.74万元和72.03万元。迪哲医药是在原阿斯利康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中国创新中心(ICC)基础上,由国投创新及国投招商(先进制造产业基金管理人)与阿斯利康及张小林及其团队共同设立,研发团队建制来自原阿斯利康ICC。目前仍无上市产品,管线中有5个产品均有全球权益,最快的两个在临床2期。

03
高管薪酬之最

高管的薪酬通常与一个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

2021年,439家生物医药企业,除去19家未披露信息的药企,有一半的公司董事长薪酬都超过了109.84万元,有9家药企的董事长年薪超过了千万元。一半的公司总经理薪酬超过118万元,8家公司总经理年薪超过千万元。

另一面高管不意味着高薪,刨去被特殊处理的公司,有20家药企年薪不超过36万元(相当于月薪3万),其中华北制药的总经理薪酬最低,为7.2万元。董事长年薪不足36万元的则更多些,有32家,在内的科创板企业有神州细胞。最低薪酬的董事长为康德莱的董事长张宪淼,他也是该公司的实控人之一。

最高薪酬的董事长是百济神州的欧雷强,据百济在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披露,2021年欧雷强拿到了16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的薪酬,这个数字比他在2020年的1441万美元薪酬高出16%,该薪酬包含了基本工资、奖金、股权方面的收益等。而百济的吴晓滨则是最高薪酬的总经理,2021年他的总薪酬为963.92万美元,较去年有所增加。尽管是薪酬最高的医药打工人,但已经不比当年,2018年时两人薪酬分别为2789.58万美元、2154.9万美元。据了解,在港股上市的信达公司董事长俞德超2021年年薪约为1.28亿元,超过百济的欧雷强。

年薪两千万元以上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还有三位,分别是君实生物总经理李宁、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药明康德的总裁李革,薪酬分别为2603.63万元、2533.49万元、2476.38万元。

04
分红慷慨之最

对股东而言,最关注的是投资的回报,分红是其中重要的方式。

过去3年,439家生物医药企业中,有317家企业都进行了分红,其中一半的企业三年累计分红超过了1.26亿元。整体来看,分红金额高的企业并不多,三年累计分红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3家,其中超过百亿元的企业仅有云南白药一家企业,比第二名的迈瑞医疗(48.63亿元)整整高出一倍有余。未分红的企业包括一些科创板企业,和业绩不太客观的药企。

截至2021年报告期,云南白药三年累计分红金额为108.02亿元,对应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三年累计金额约为125亿元,分红率超过85%。即便是在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9.5%,为28.04亿元时,分红率也达到了72.4%。

05
现金之最

现金已经上升成为CEO们当下最为操心的一项。

2021年,439家生物医药企业中,有436家都公布了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期末余额,其中一半的企业保有了6.38亿元以上的现金。超过百亿元现金的企业有7家,基本上为各个方向的头部大企业,譬如上海医药、迈瑞医疗、恒瑞医药等。

拥有最多现金的企业为百济神州,金额为258.75亿元,主要系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的到账。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里,这家Biotech企业已在一、二级资本市场累计募资超过74.56亿美元,约合476亿人民币。

截至2021年底,持有现金少于1亿元的企业有29家,其中8家药企持有的现金不超过3000万元。这8家企业中,有药企费用已经大于现金及其等价物。

06
研发投入之最

研发投入一向被业内看成评估药企创新的一大指标。

2021年,整个A股439家生物医药公司研发投入的中位数为0.78亿元,仍有52%的药企在研发上的投入不超过1亿元。不过药企们对研发的关注正在增加。相比2020年,有半数以上的药企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超过了20%,超过了销售费用的增速。

数据也显示出了显著的头部效应,前50%的公司研发投入总和占了92%。百济神州研发费用达到95.38亿元,毫无疑问地成为了A股生物医药之首,远超第二名的恒瑞(59.43亿元)。事实上,自2018年超恒瑞以来百济已经连续四年成为研发投入之最。根据年报披露,百济近5年研发费用累计316.83亿元。

尽管研发费用接近恒瑞的两倍,但研发技术人员数量完全相反。根据2021年年报,百济研发人员共2949人,而恒瑞共5478人,恒瑞研发人员数量是百济的1.86倍。

剖析百济的财报,研发费用主要分8个部分,其中最主要的临床研究及服务费约占1/3,约为31.8亿元;隶属研发的员工工资福利23.41亿元,合作研发费用13.51亿元。具体到产品上,用于PD-1替雷利珠单抗的研发投入为10.58亿元,BTK抑制剂9.13亿元。TIGIT单抗是2021年新增的重点,投入为4.2亿元,同比增长了175.1%,目前在三期临床阶段,已入组约800例患者,其中包括进行的7项全球临床试验。

07
研发人员数量之最

439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中,28家未公布研发人数,411家上市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0.23万人,中位数为270人。有趣的是,仅药明康德一家就拥有28841名研发人员,占到总数的14%,这意味着超过十分之一的研发人员在药明康德。排在第二位的是康龙化成,研发人员数量为13455,若加上排在第5位的凯莱英、第10位的美迪西,这4家CXO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占到总量的23.62%,接近四分之一。这组数据,为CXO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又提供了有力背书。

制药一哥恒瑞目前研发人员5478人,排在第三位,撑得起它的门面,百济神州、复星医药、科伦药业,研发人数都在2500人以上,代表着中国医药工业创新的头部力量。
在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酬中,百济神州的研发人员可能是最幸福的,其平均薪酬超过百万元,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亚虹和迪哲。

08
销售费用占比之最

销售费用占比一直是产业关注的指标。

2021年,439家生物医药企业中,除9家未披露的企业,其中一半企业的销售费用率超过18.83%,相应地研发投入占比超过5%的企业并不多。40家药企的销售费用率已经超过了50%。

刚刚步入商业化的科创板Biotech销售费用占比也比较高,主要是一些基础设施(包括人才、渠道等)需要建设,另外新产品未放量导致的。

除去没有营收的企业,销售费用占比最高的是广誉远。2021年,这家企业的销售费用率达到91.57%,销售费用为7.82亿元,研发费用不足3000万元,净利润为亏损3.32亿元。从年报来看,广誉远的销售费用主要是两部分占了大头,一部分是市场推广费,为5.56亿元;另一部分是职工薪酬,9060万元。该公司主要产品有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等。

09
营收之最

439家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除两家至今未有2021年业绩数据外,437家公司总营收为22599亿元,营收中位数为15.6元。其中营收超千亿元的有两家既有工业也有商业的集团性公司,分别是上海医药2158亿元及九州通1224亿元。尽管国药集团整体总营收超过上海医药,华润医药集团与上海医药大体相当,但由于旗下业务板块在A股分别属于不同上市公司,因此从单个上市公司而言,上海医药绝对是A股营收最高的药企。

2015年,上海医药营业收入首次站上1000亿元大关。2021年,这个数字突破了2000亿元。具体来看,上海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收250.98亿元,同比增长 5.71%,毛利率57.8%,商业板块实现营收1907.26亿元,比增长13.42%,毛利率为6.52%,此外上海医药还有77.67亿元营收来自零售板块。

众所周知,医药商业高营收低利润属性明显,因此437家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中,排位前十的公司,除复星医药外,其余9家公司都属于工业与商业并重,且商业占营收的绝对比例,包括白云山、国药一致、重药控股、南京医药等。

10
净利润之最

营收是体量,而净利润则体现出了实际收益。

2021年439家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除6家未获取净利润数据外,433家公司净利润总额为2229.54亿元,中位数为1.8亿元。净利润最高者为智飞生物,2021年净利润总额为102.09亿元,比第二名迈瑞医疗的80亿元,高出不少。

智飞生物2021年营收为306.52亿元,排在A股第14位,而净利润则位居首位,同比增长209.2%,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业务,一是代理产品,实现营收209.31亿元,二是其自研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后带来的收入增加,达到96.97亿元,同比增长超700%。2021年,对智飞生物而言,好消息是营收突破300亿元大关,而不好的消息则是,应收账款截至一季度结束,达到167.81亿元。

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公司中,除了受疫情影响带来业绩大涨的英科医疗外,大部分为各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上海医药排名第五、药明康德第六、复星医药第七,恒瑞虽然2021年业绩承压,但其以净利润44.84亿元,位列第九。

此外,433家公布净利润数据的公司中,仅有62家超过10亿元,这62家公司净利润总额为1628.5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73%,集聚效应明显。

备注:
1.以上分析数据来源为Choice数据
2.分类标准按照申万2021年行业分类标准
3.上万条数据,统计中难免有遗漏,有任何疑问,请留言告知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