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境污染等因素引发的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去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发生的雾霾天气,使哮喘、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急剧增多。雾霾、吸烟、职业性粉尘引发的慢阻肺(COPD)发病率也持续上升。
WHO近日公布数据称,2012年空气污染在全球造成大约700万人死亡。随着诊断技术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及被诊断率也在增加,庞大的患者治疗需求使得呼吸系统用药市场潜力大增。上周,第五届创新给药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中外专家围绕创新给药技术的给药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其中,吸入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焦点之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吸入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剂型,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国内研发和生产需加速推进。
研发受关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在会上表示,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并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2%,而印度仅为3%。预计到2020年,哮喘及COPD将继肿瘤、糖尿病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病因。
BCC Research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全球哮喘及COPD处方药市场在2011年达到349亿美元,此后5年将以4.4%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2017年将达471亿美元。
“在临床治疗中,通过吸入方式将药物直接递送到人体肺部,已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哮喘和COPD的最好方法。”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化学室主任杨永健表示。而通过特定的装置,将药物以雾状形式传输至呼吸道和/或肺部,以发挥吸入制剂的局部或全身作用,其处方与装置的相互结合将决定制剂的质量。“吸入制剂不仅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作用于全身。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吸入制剂的药物可直接到达吸收或作用部位,吸收作用快,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用药剂量,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减轻或避免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肺部吸入制剂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土有机会
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哮喘及COPD市场超过130亿元,其中吸入药所占份额超过60%。然而,国内绝大部分市场由外企进口产品占据,本土企业仅在沙丁胺醇、噻托溴铵等少数品种上有一定市场份额。
实际上,由于传统的气雾剂含有抛射剂氯氟烃(CFC)或氢氟烷(HFA),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因此,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研究方向转向干粉吸入制剂。
记者查阅CFDA网站发现,在审评中和获批的企业及品种中,与一般剂型的化学仿制药申报相比,吸入气雾剂类药物显得冷清许多。黑龙江天龙药业、上海信谊2家企业有吸入气雾剂获批生产;国内拥有吸入粉雾剂生产批件的企业仅浙江仙琚、浙江海正等不足10家,品种包括噻托溴铵粉雾剂、硫酸特布他林吸入粉雾剂等。
对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张启明表示,与一般的片剂、丸剂相比,吸入制剂的技术门槛更高,本土研发才刚刚起步,想要在该市场拥有一席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部分吸入制剂的仿制门槛甚至令其他企业无法仿制。以舒利迭为例,由于其特殊的给药装置与药物相结合,即使2012年该药全球专利到期,也未能出现仿制药。
气雾剂配出系统供应商Aptar医药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吸入制剂领域,从合格的原辅料到适合的给药装置以及制造加工设备,国内企业与外企都存在差距,最关键还是国内缺乏对产品有了解、有经验的研发和生产人员。而2018年以前将不断有原研产品专利到期,全球知名的原辅料企业、给药装置及制造设备商将更关注中国市场,并与本土企业展开合作,不少海归和本土的技术骨干将涌现。
“接下来的几年将是国内药企开展吸入制剂研发的关键时期。”这位人士表示。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