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EASL2020:在研乙肝新药 Inarigivir 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 2020-09-02     来源: 医诺医学

Inarigivir 是一种口服二核苷酸,在体内代谢为活性 SB 9000,它可以激活人视黄酸诱导型基因(hRIG-1),以诱导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并在体外具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二级特性抑制HBV复制。在 Phase IIa 期 Achieve? 临床试验中,Inarigivir 导致HBV DNA,HBV RNA,HBsAg 和 HBcrAg 大幅降低。

该药由于在2期临床中发生患者死亡和药物性肝炎已经终止研究,详情内容 EASL2020:致1死6“重伤” 在研乙肝新药 Inarigivir 2期临床被迫终止 。研究人员对该药物的作用机理(MOA)进行总结并发表在本届欧洲肝病学会年会(EASL2020)上。

证明了通过SB 9000与hRIG-I的直接结合。a)使用涂有生物素结合的SB 9000(BSB)的链霉亲和素芯片,通过表面等离振子共振确定了hRIG-I结合的解离常数Kd。b)将BSB与结合有FLAG标记的hRIG-1抗DDK抗体一起孵育,并使用抗生物素蛋白/ HRP-缀合物进行ELISA。 c)进行荧光增强测定以评估Inarigivir / SB 9000介导的hRIG-1在dsRNA上的易位。d)将BSB与表达FLAG标记的hRIG-I的A549细胞裂解物一起孵育,通过抗FLAG抗体通过Western blot观察结合的蛋白。e)通过在A549细胞中使用hRIG-1突变体的免疫沉淀来评估SB 9000与hRIG-1的解旋酶结构域的结合。f)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评估 SB 9000 与 hRIG-1 在A549细胞中的细胞共定位。

证明了hIR-I依赖的pIRF3和IFN诱导。 a)将SB 9000与hRIG-1,IRF3,泛素,泛素连接酶,线粒体/胞质级分和磷酸化IRF3的重组复合物在±ATP中孵育,使用 Western blot检测。b)ELISA法检测Inarigivir和IFN-β对HepG2/A549细胞的作用;利用hrig-I的siRNA沉默来确定hrig-I的特异性。c)感染WHV的土拨鼠(n=5只/组)口服 Inarigivir 15 mg/kg 和 30 mg/kg,每日1次,连续12周,用qPCR法检测血和肝组织中IFNs、IL-6、CXCL10、OAS1和 ISG15mRNA 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RIG-I的表达。

SB9000通过其解旋酶结构域直接与hrig-I结合,其kD为12皮摩尔,并与hrig-I共定位于细胞内。SB9000激活hrig-I诱导依赖ATP的IRF3磷酸化。SB 9000诱导细胞产生依赖hrig-I的IFN。Inarigivir 对土拨鼠的抗病毒活性与剂量依赖性诱导IFNs、ISGs和RIG-I有关。

体外和体内研究支持 Inarigivir 的MOA,包括激活hrig-I以产生干扰素和细胞因子,并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介导抗病毒活性。

信息来源EASL2020 SAT371

Mechanism of action studies of inarigivir, a novel immunomodulator against chronic hepatitis B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