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焦点访谈》报道中医药最高层政策,行业迎来空前利好
发布时间: 2019-10-29     来源: 央视新闻 新华社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
编辑:云中鹿

10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更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方向。

《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最高规格的文件,是进入医改新时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从文件的标题就可看出,未来中医药产业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意见》全文分为6大部分,分别在服务体系、发挥独特作用、质量、人才、传承与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用20条措施,对新时代的中医药产业指出了方向。

《意见》的六大部分为: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

最高层对此作出指示、批示,经央视新闻联播播发后,焦点访谈也作了深度报道。

《意见》主要核心内容梳理如下:

丰富治未病内容,开展中西结合诊疗

意见提出,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

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到2022年形成并推广50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并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

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重点中药全程可追溯

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意见指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健全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中药饮片或将取消加成

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完善与国际疾病分类相衔接的中医病证分类等编码体系。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合理确定付费标准。

通过对部分慢性病病种等实行按人头付费、完善相关技术规范等方式,鼓励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研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相关工作。

探索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评估路径,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等方法,加大中成药上市后评价工作力度,建立与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基本药物遴选、医保目录调整等联动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当晚的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也播出了“方便看中医 放心用中药”专题节目。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