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6-APA疯狂投资倒逼产业整合
发布时间: 2013-12-16     来源: 中国医保商会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只应用于临床的抗感染类药物。长期以来,青霉素在抗生素市场上长盛不衰,已成为全球广泛应用的一线抗菌药物。在我国,青霉素是医药工业的重量级产品,是抗生素原料药产量最大的品种。


6-APA疯狂投资倒逼产业整合

    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青霉素类原料药主要供应国之一,2012年出口额达到3.2万吨,占据青霉素全球贸易总额的1/3。

    而作为生产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西林钠和阿莫西林的重要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6-APA)由青霉素钾盐酶化裂解而成,是青霉素类原料药中最重要的出口品种,占据着青霉素类原料药出口额30%~40%的比重。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目前我国6-APA生产工艺先进,检测手段完备,具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同时,由于较低的生产成本,我国生产的6-APA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产能裂变

    我国化学原料药盲目新建项目,扩大产能的问题,在6-APA这个品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2011年,我国6-APA产能已达到2.1万吨,2012年则超过了2.8万吨。2013年3月,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宣布其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的大型制药厂四期工程有望于近期投产,届时,该厂年产6-APA的能力将达到2.4万吨,相当于世界总产量的60%。同时,沈阳同联集团投资的牙克石北方制药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一条1万吨的6-APA生产线。而这些,只是我国原料药企业在6-APA产业上疯狂投资的一个缩影。

    在国家发改委2005年至2013年发布的连续数个《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6-APA一直被列为“限制”类发展产业,一方面是考虑到其高污染性给环保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中国6-APA的产能已经远远超过全球的总需求量,继续盲目扩产只能给产业带来更严重的伤害。这点,从出口形势上已表现无遗。

    目前,我国6-APA的出口均价相对于2007年的峰值已经下降了37%。疯狂的扩产竞赛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大多数企业必须降价促销,以出货量带动生产,以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中国6-APA企业已经度过了与国外厂商比拼价格、抢夺市场份额的关卡,目前已陷入在国际市场上发动中国企业间内战的境地。蛋糕的尺寸已不可能扩大,生产成本也已经触底,面对如此恶化的竞争态势,是继续追求更大规模的生产以降低几无利润空间的成本,还是维持目前薄利甚至亏损的销售业绩直至被淘汰出局,是中国6-APA企业亟待考虑的问题之一。

    目前的出口市场上,我国有6-APA出口的企业已经从2011年的峰值34家减少为2012年的26家,到了今年的1~10月,仅有25家的企业有6-APA出口记录,说明我国的6-APA产业已现整合趋势。

    在国外,一直以来,6-APA产能主要集中在印度公司手里,包括Alembic、南方石化工业、HindustanAntibiotics等在内的印度原料药企业共计有数千吨的6-APA产能,主要供应本国的青霉素工业盐和制剂的生产。但在与中国企业的较量中,印度的6-APA原料药生产企业已经逐渐败下阵来,从2007年就开始不断停产,并企图通过印度政府对中国6-APA进行反倾销调查,来阻碍中国对印度6-APA市场的蚕食。目前,6-APA的话语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中国企业手中。

    出口价跌

    近年来,我国6-APA出口经历了从“蜜月期”到“调整期”的转变。自2008年以来,我国6-APA的出口均价下跌趋势明显,出口金额的增长主要由出口数量的增加带动。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3年1~10月,6-APA出口额为2.02亿美元,同比下跌6.7%,出口额占整个青霉素类原料药出口额的比重为32%。而从整体来看,6-APA的出口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态势,出口均价负增长6.4%,跌至23.97美元/公斤,出口数量微挫0.3%,为8418吨,6-APA出口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6-APA主要出口到印度、西班牙和墨西哥三国,三国合计占据我国出口总额的85%以上。2013年1~10月,我国出口到印度的6-APA为1.24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1%,出口西班牙和墨西哥分别为2433和2220万美元,占比分别为12%和11%。我国出口到这三国的6-APA价格均低于出口的平均价格。

    2013年1~10月,我国共有25家企业出口6-APA,联邦制药位于内蒙古和珠海的两家公司合计出口1.02亿美元,占据了我国6-APA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市场动态

    我国6-APA产量较高,但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由国内的企业加工成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制剂,在国内市场销售。去年,滥用抗生素促使“史上最严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出台实施,国内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使用量有减无增,6-APA的消耗量也随之出现下滑。

    6-APA的主要市场集中于能够生产物美价廉符合标准的青霉素制剂且有市场导向的地区,例如我国6-APA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印度、西班牙和墨西哥,他们从我国进口廉价的6-APA原料药后,在国内加工成阿莫西林原料药或制剂,再高价售出,赚取更丰厚的利润。其主要销售市场分别为非洲、欧洲和拉美。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困难引致外需依旧疲软、印度和墨西哥一度对我国6-APA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欧盟2011/62/EU号指令造成原料药进入欧盟障碍增加、国际产能增加等因素,我国6-APA出口仍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发展瓶颈待破

    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大宗原料药出口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内原料药生产逐渐步入发展瓶颈。6-APA作为产能过剩的一个典例,其存在的过度竞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等问题,促使其更适合成为我国原料药产业整合的一块试验田。

    在全球医药发展大趋势的影响下,我国以低附加值原料药为主的行业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冲击。6-APA产业仅仅整合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考虑向利润更高的下游产业——制剂产业转型: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国外认证力度,获取进入国际制剂市场的“敲门砖”,并相机营建销售网络;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地从国内获取所需的优质6-APA,经过加工制成高质量的阿莫西林制剂,销往世界各地。

    目前,国内有实力的大型药企已经纷纷谋求转型。以6-APA为出发点,实施跨越式发展,跳出6-APA原料药恶性竞争的怪圈,这才是6-APA企业前景可期的出路。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