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4+7”落地没中选怎么办?新零售渠道或成解药
发布时间: 2019-01-11     来源: E 药经理人

12月7日,“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2018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高峰论坛暨111集团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近400名医药企业中高层齐聚上海,深入探讨新时代互联网和医药的融合发展之路。在“4+7”带量采购大势之下,借助于互联网+探索新零售渠道,或许会成为新的解决途径。

本次大会是自今年9月12日成功赴美上市后111集团举办的首次大会,111集团负责人以及与会的医药人都在共商新政策环境下,如何通过新零售渠道拓展业务的问题。

作为东道主,111集团凭借着强大的影响力,广邀合作伙伴出席论坛。参与论坛的跨国医药企业有诺华制药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总裁尹旭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晓秀、美纳里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敏胜、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晓洁、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谦、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总经理何勇、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开明;国内知名药企巨头有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煜伟、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斌等,此外还有投资机构嘉宾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保险企业中宏人寿首席市场官李雪鹤等。

处方外流下做渠道增量


会上,111集团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长于刚博士和111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峻岭联合发表了“以科技赋能,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的生态圈”主题演讲,全方位展示了111集团O+O医药新零售解决方案。

而由会上展示的内容来看,111集团的目标是以科技驱动,打造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药健康平台,通过独特的以科技赋能商业去更好地服务大众(T2B2C)模式,打通线上线下零售终端,建立一体化的医药健康平台和生态圈。赋能第二终端(药店)、第三终端(民营医院、基层医疗),而本身作为第四终端直接触达用户,此外还赋能药企,帮助药企快速触达传统公立医院以外的渠道,在接住处方外流的需求基础上发力做渠道增量,改善原有药企和患者之间的低效和不透明的药品流通。

于刚博士向大家讲述了111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科技产业布局。他表示,111集团正在打造智能供应链;利用海量大数据深入了解顾客画像和行为,进行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建设无限扩展性的云服务平台等。

刘峻岭则认为,“4+7”落地之后,医药市场正在发生巨变,而这样的变化背后,也有很多新的机遇,而这些机遇则为111集团发展创造了很大的机会。刘峻岭讲到,111集团的使命是以科技技赋能,打造国内线上线下一体化医药健康平台,而核心则是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是解决慢病患者的续方问题,慢病患者续方去到医院存在困难,而111集团提出O+O新零售模式,建立了自己一整套的线上的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医院、1药网、覆盖了线下十几万家的药店,可以让患者足不出户,在家里就享受续方服务。

其次是要解决医药流通低效的问题。现在全国有13000家经销商,45万家药店,当然还有好几十万家诊所还有民营医院。要想覆盖这么多零售终端,药企很难自己建销售团队实现全国覆盖 。而现在药店面“三高一低”的局面,即是高库存、高周期、高药价,低利润,而111集团正通过云仓布局,以及遍及全国的零售网络直接触达药店终端,为所有药企开辟新的增长渠道。

大数据、垂直电商成医药寒冬新通道

除去111集团外,与会的医药及投资企业也贡献了自己对于新政策形势下,医药商业流通如何去做的新思路。在主题演讲环节,诺华制药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总裁尹旭东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药企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诺华在运用科技新技术上的成功实践,尹旭东预判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是人类医药的新未来。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从投资者的视角提出医药新零售将是医药市场寒冬中的新通道,并根据多年的电商从业经验明确提出,医药行业是可以垂直发展电商的领域,在他看来专业性门槛决定了医药健康行业要比服装、美妆类垂直电商更有发展潜力。

12月6日出来的“4+7”带量采购试点无疑给医药行业投了一枚重磅炸弹,在圆桌对话环节,“4+7”一跃成为焦点话题,引起了与会嘉宾们的广泛关注。

虽然此次带量采购规模相对有限,但是趋势导向明显,药企面临降药价,传统渠道受限等系列挑战,这将极大促进医药企业加大在医药新零售渠道的布局,医药新零售企业将成为真正的新势力。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