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蜘蛛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或许能够保护大脑免受中风带来损伤。
科学家们发现一剂量的Hi1a蛋白质在小白鼠身上起了作用。
据他们称,这种蛋白质“作为未来的中风治疗手段大有前途”,不过尚未进行人体试验。
中风协会表示该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不过该协会“乐于接受任何可能降低中风损伤的治疗手段”。
来自昆士兰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研究者们奔赴澳大利亚的费沙岛,寻找并捕获了三种可能符合条件的可致死澳大利亚漏斗网蛛。
之后他们将这些蜘蛛带回自己的实验室进行“挤乳”操作。
这项操作包括诱骗蜘蛛释放毒液,接着用吸管吸取这些毒液。
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并在实验室中人工制造了这种蛋白。
然后他们将这种名为Hi1a的蛋白质注射进小白鼠体内。
他们发现这种蛋白质阻断了脑部的酸敏感离子通道——研究者们称这种通道是导致中风后脑损伤的关键因素。
领导这项研究的格伦·金教授说这种蛋白质“作为未来的中风治疗手段大有前途”。
我们相信我们首次找到了一种减小中风后脑损伤影响的办法。Hi1a甚至为脑部核心区域由缺氧带来的绝大部分影响提供了保护措施,由于中风会导致细胞的迅速死亡,通常认为这一损害是无法恢复的。
这项研究发表在了美国科学院论文集上。
中风协会研究部副主任凯特·霍姆斯博士说:“从这项研究中我们还无法得到人类大脑活动的精确图像,因此目前尚不得知其成果能否在未来成为成功的人类治疗措施。”
我们对一切可能减小中风损害的治疗措施都持接受态度,如果这种措施能让无法迅速到达医院的人们受益就更好了。现有的治疗措施耗时为医院所需的一半耗时,而要想知道这项研究能否为中风患者提供一种可替代的手段还为时尚早。
我们强烈要求将中风作为紧急病情来救治——人们在中风后越快送往医院就能越快接受正确的治疗,这样可以提高存活率,对康复过程也有帮助。
中风是一种脑部疾病,当大脑中某一部分的供血中断或脑出血时便会发生中风。
每两秒钟,世界上就会有一个人发生中风。
约有1700万人在2010年发生中风前从未得过中风。
中风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疾病,每年死于中风的人约670万,每五秒就有一人因中风而死。
每八名死者中就有一人死于中风。
中风会导致的残疾和早期死亡,其发作率将在未来的15年内翻番。
关于召开第七届六次理事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