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四十岁后远离大肠癌
发布时间: 2016-09-08     来源: 搜狐健康

    王健林在一部视频中,向大家讲述了他曾经的目标,比如拿到一个亿。 

  听完这节励志课,且慢激动,得先瞧瞧脚下,人家站在高高云端,在清爽的风中哲思,你和芸芸众生一样,汗流浃背地挤在灌木丛中,你们伸手碰到的东西,能一样么?

  所以,我们得先谈谈或许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40岁后远离大肠癌。 其实一个亿也未必没有可能,人总是要有梦想的,关键是你要有足够的时间看风景。

  45岁是一个高危年龄 长年累月为了生计索食,上有老下有小的重重大山,心中怨恨又难以拒绝的喝酒应酬,闲暇时光的日益窘迫,使得男人40岁后体重开始直线飙升,血压,血脂,血糖也随之水涨船高。

  女人呢,也和男人一样,随着年龄增高基础代谢率不断下降,肌肉等实体组织逐渐减少,脂肪组织增多,消化、循环系统功能减弱,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开始缠身。 更可怕的是,一个可怕的杀手,也开始频频在这个年龄段出没。 它叫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喜欢逛的地方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来人们也会在右半结肠遇见它。

  在中国,大肠癌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也就是说,跨过这个年龄,你越来越有可能与这魔鬼相遇。

  高危征兆

  大肠癌起病隐匿,很多人发现后已是晚期,但它前期并非没有蛛丝马迹。

  最开始的征兆是,排便习惯与大便形状的改变。 例如大便带血,大便形状变细,频繁出现便秘,或便秘与腹泻轮流换岗。 

  因为病变会使胃结肠反射加强,所以还会出现餐后腹痛,这痛不那么尖锐,闷闷的,我们称它钝痛。当然,如果大肠癌已引起了肠梗阻,随之而来的就是阵发性绞痛了!

  所以,一旦你出现了大便规律、形状改变,便血,腹痛,你得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你需立即就医,肛门指诊是最为便捷的发现直肠癌的手段,而其他部位则以纤维结肠镜检查最为精确。

  潘多拉魔盒是被谁打开的?

  大肠癌原来被我们人体牢牢封印在盒子中,这封印为何会被揭开,经过探索,人们发现下面四种因素会提高它诞生的概率:

  A、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肠癌的死亡率与人口平均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高度相关,高发地区每日进入人们口中的脂肪高达120克以上。

  B、大肠炎症及大肠腺瘤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Crohn病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出血性溃疡性结肠恶变可能性更大,病程超过十年的,有接近一半的概率发展成癌。 大肠腺瘤与大肠癌的基因变化相近,恶变率根据其病理形态的不同在0.7%~40%之间,其中绒毛状腺瘤的恶病率最高。 

  C、遗传因素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造化弄人,先天因素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的命运,有研究发现,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死于大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四倍。

  D、胆囊切除术和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 胆囊切除后,右半结肠癌发生率明显增加;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患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0~500倍,肿瘤多生长在手术吻合口附近,时间点常为术后二十年。 所以接受过这两类手术的患者,需要定期体检,将大肠癌拒之门外。

  反其道而避之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叫常走夜路会见到污秽之物。既然上面四种原因会导致大肠癌,我们就要努力避开它们。

  命运我们无法选择,所以家族遗传等因素我们只能乐观面对,坦然接受。但是生活方式,我们是可以选择的。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肠癌的高发病率首先出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美,北欧,然后是西欧和日本,近年来则开始在经济崛起的中国游弋。 

  它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如影随形。

  所以,我们就索性来一个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如何? 

  轻度限制脂肪膳食,就每日脂肪总量不能超过50克,膳食中脂肪供能不超过总能量的25%。 禁用油煎,油炸的做菜方式,多选择蒸、炖、熬、煮、烩、烘等烹饪方式。

  荤类食物,多买禽类,鱼类,脱脂乳制品,蛋类。 素品呢,多采购燕麦,玉米,小米,黑米,黑面等粗粮;白菜,青菜,韭菜,芹菜等蔬菜;蘑菇、海带等菌藻类食物;多给家人准备各种鲜果。 远离肥肉,烧烤,油酥点心,蛋糕,各种油炸食品;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比如蛋黄、动物内脏、脑组织、动物油(海洋生物油脂除外)。 

  赚一个亿很难,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索取;养生其实并不那么难,因为它的秘密在于节制。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