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医药产业园区之一,是该省唯一只发展生物医药的特色产业园区。该园将建设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最专业、产业配套能力最强、企业经营成本最低的医药产业园区,打造“西部药谷”。
西部药谷聚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大医药园区
近年来,眉山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突出“两化”互动、产成一体,推进“全域产业化、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着力打造“成都区位、眉山服务”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家青睐眉山、投资眉山。
坐拥区位优势 打造西部药谷
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医药产业园区之一,是该省唯一只发展生物医药的特色产业园区,正在申报四川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该园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等大健康产业,将建设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最专业、产业配套能力最强、企业经营成本最低的医药产业园区,打造“西部药谷”。园区目前入驻项目已达49个,其中生物医药及其关联产业项目30个,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药效评价中心等生物医药研发及公共平台项目的入驻,为四川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西部药谷”正成长为一只腾飞的中国西部雄鹰。
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地处成渝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的重要产业带,坐拥眉山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抢抓天府新区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同时,园区紧邻眉山市中心城区,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是休闲、旅游、居家及投资兴业的首选。
突出功能配套 打造承载平台
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对周边企业和园区环境要求高的特点,为增强园区吸引力,促进项目落户,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正朝着建设四川省内独树一帜的项目承载平台方向发展。
注重功能分区,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区。根据生物医药产业为园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集中连片规划670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域,配套规划了5200亩的综合产业区和400亩的现代物流区,着力打造西部药谷。
注重园区环境,规划建设绿化带。按照“500米见绿、1000米见水”的要求,规划7.18平方公里绿地,依托园区内现有的4条自然河流,规划建设扁鹊湖等5个湖泊,修建3个湿地公园,高标准打造生态绿地和湿地,并融入医药文化、东坡文化、生态文化,实现“做活水、做足绿、做美景、做特文”,力求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
注重做优基础,增强基础承载能力。园区已建成17条市政道路,总里程18.4公里,2016年新启动道路建设15条,共15.7公里,建成后园区将形成“四横四纵”的交通网络,极大提升承载能力。与此同时,强力推进水、电、气、通讯、排污管道、蒸汽集中供应、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形。
完善产业配套 促进洼地效应
针对医药企业共性需求,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着力完善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增强园区对医药项目的吸引力,形成产业集聚和洼地效应。
建设研发平台。为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园区在引进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和认证企业上狠下功夫。目前,已引进新药临床前研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该项目是国内首家大规模、专业化、系统化提供新药研发药效服务评价的专业第三方机构,填补了全国在规范化药评价服务方面的空白,为眉山、四川乃至全国医药企业提供规范化生物医药研发技术服务。同时,园区注重与高等院校、医药专业平台合作,是“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第1家经济园区类会员单位,是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的合作伙伴,是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韩国韩南大学生物素材事业部的战略合作伙伴。
提供人才保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在招商引资中,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着力引进高科技人才。目前,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专家1名,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及首席科学家1名,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四川“百人计划”专家2名,博士数十名。依托新药临床前研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生物医药实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可培训人才900人,优先满足入驻园区医药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建立医药销售网络。为逐步培育完善的药品销售网络,园区先后引进了科润医药配送,具有医疗器械销售资质的亚马逊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成都利康药品及医疗器械物流配送中心等销售项目。
坚持“保姆”服务 打造金牌环境
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牢固树立“优质服务就是生产力”的意识,把企业成功作为园区的价值追求,把企业满意作为园区的服务目标,为入园企业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优质的服务。
园区组建了项目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行政审批提供“保姆式”服务,实行“一站式”“一费制”“代办制”“带领制”。代办制即涉及行政许可办理时,不需要企业法人亲自办理的事项,由企业提供相关资料,项目服务人员全程代办。带领制即必须由企业法人代表亲自办理的事项,由项目服务人员带领办理。规范中介服务,对环保等10类社会中介服务的收费予以规范,千方百计为企业降低成本。
园区目前已落户医药及配套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全面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约200亿元,税收约10亿元。30个项目中,研发类项目1个,生产类项目21个,医药销售类3个,医药配套类5个。园区已初步形成具有研发、生产、销售、配套等完善的医药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孕奇育秀当此地,悠然千载诗书城。东坡故里的“西部药谷”, 正通过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生物医药产业洼地,真情期待海内外有识人士和生物医药企业的加盟!
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