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药店圈的2016:攘外,还是安内?
发布时间: 2015-12-11     来源: 第一药店财智

        医药B2CO2O风生水起,来自外部的压力与机会令人焦躁、兴奋,与此同时,传统药店后端的优化也不应成为死角——特别是以采购为切入点的供应链优化,将成为连锁药店当务之急。

2014以来,一心堂、益丰大药房和老百姓相继上市,募集了巨额资金,并迅速掀起跨区域并购整合浪潮。而动辄以亿元计、甚至10亿级别融资的医药电商圈狼烟四起、虎视眈眈,正以整体性亏损补贴用户、把顾客往线上拉。

总之,虽然有的区域性连锁仍在逆势扩张——如胶东地区的燕喜堂,2015年底门店接近500家,有130家左右为今年新增,但总体而言,连锁药店正面临线下巨头、线上土豪的夹击,日子难称惬意。

但是,集中度低、规范性差、信息化水平低等药店的“标签”背后,是运营优化的巨大潜在空间。

采购之囧

有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药店整体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一般来说,销售规模达到10亿级别的,相对好一点;但规模在5亿以下、特别不到1个亿的,信息化水平尤其偏低。

以采购环节为例,目前电话询价、EXCEL表询价、电话下单仍是行业主流的操作手法,一次询价过程动辄一两小时;出入库商品、特别是首营产品的数据录入繁琐、容易出错,缺货率居高不下,周转速度慢。这种传统“手工”作业流程,成为了整个供应链体系优化的瓶颈。

而另一个令老板极为关注的问题,就是采购过程的不透明,担心公司利润流失;相应的,即使优秀的采购人员,也可能因为系统性机制的原因失去公司信任,可谓两头不讨好。

那么,以取代“中间环节”为本质的互联网,能否给采购界来点什么变化?

从药店里长出来的“药易采”

126日,“2015山东医药互联网采购创新研讨会”在威海市召开,主角就是海典软件的互联网药品采购平台——药易采。

成立于2004年的海典软件,一年前已在新三板上市,其ERP软件拥有4万多家连锁药店客户,100强连锁中有27家使用海典软件。

瞄准医药电商B2B的平台并不鲜见,不过在海典软件联合创始人杨军看来,药易采的诞生,是海典深耕药店信息化多年之后,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来的服务,是奔着药店切实的刚性需求而来的。从单纯ERP软件切入,海典想要构建的是一个更加高效、更加畅通的药品流通生态链。

那么,药易采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呢?

据药易采项目负责人胡卫克透露,其主要有两大核心功能:

1)商品基础信息标准库:多年来通过政府公开数据、客户共享数据等多种方式,其基础信息标准库已涵盖100余万条商品目录信息;

2)药品采购平台:商品信息标准库帮助上下游商品编码完成了对应和统一。如此,以连锁药店为代表的下游采购方,可通过“药易采”平台高效询价、一键高效下达订单以及完成交易的后续过程。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