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人员发现了或许可以解释胶质母细胞瘤(GBM)耐药性的关键因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 ,IGFBP2)。这篇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Oncogene。
GBM是脑肿瘤中最常见和最致命的形式,占所有脑肿瘤的17%,每年有超过10,000个新的GBM病例在美国被诊断。遗憾的是现阶段还没有长期有效的治疗可用,所以疾病生存期通常小于17个月。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大约50%的GBM中存在一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突变。然而,针对EGFR突变蛋白的治疗迄今为止一直不太成功。而这项新的研究发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
Wei Zhang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在这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蛋白质——IGFBP2,能够调节EGFR的作用。外源IGFBP2治疗和细胞内IGFBP2过度表达都能导致EGFR的异常活化,随后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3(STAT3)。核内IGFBP2直接影响人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这些调节也与人类神经胶质瘤的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导出IGFBP2和STAT3激活基因之间的强相关性是一致的。所有三种蛋白(IGFBP2,EGFR和STAT3)的高水平与较差存活率也存在强相关性。
Zhang博士表示:“大多数的治疗针对肿瘤表面的EGFR,但我们的研究表明,IGFBP2能积极移动EGFR到核内作用,超出了药物治疗的范围。这意味着IGFBP2似乎提供了一个逃逸机制,允许GBM细胞变得耐EGFR靶向疗法”。
在这个发现基础上,研究人员可以发展同时靶向EGFR和IGFBP2的治疗方法。不像与EGFR相关联的其他目标,IGFBP2仅表达于脑肿瘤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正常的成人脑细胞,使之成为新的治疗GBM一个有力的靶标。更令人兴奋的是,潜在新疗法可有效地治疗除GBM以外的癌症,比如IGFBP2和EGFR两者都已知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中被激活。
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